楼梯之家讯:对于很多企业而言,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,更像是一场输不起的仗。充分的市场竞争,带来了企业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。可是,拼价格、拼成本、拼规模、拼营销、拼占有率,又如沙漏一般急剧透支着企业自身以及周边资源。这是一盘没有退路的棋,一招不慎、满盘皆输。而输掉的,往往不仅仅是一城一地,而是整个企业在市场中的全面崩溃。
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如何?市场空间有多大?企业进入三线有哪些优势,又需要动用哪些资源?事实上,企业征战三线除了扩张的主观愿望外,还源于三线市场自身的无穷魅力。面对这块巨大的“蛋糕”,哪个企业能不动心?
三线凶猛
有人曾把市场比做一座金字塔,一线城市属于市场金字塔结构的顶端,影响力非凡,但投入维护成本高昂,且大城市的消费力增长率趋于平缓,未来的市场空间不是很大;二线城市则处于金字塔中央,有一定市场空间,但比较注重“性价比”;金字塔底端则是三线城市,以及以乡镇、村为核心的农村市场,其一直在成长,市场空间巨大,但开发、管理成本高昂。
如果一个企业只追求形象,那么也许只在一二线城市精耕细作就足够了。但如果同时还有自身长期扩张需求的话,就必须把三线市场作为发力点。
据了解,目前中国城市数量已经达到666个,城市人口近3.6亿。除去寥寥可数的几十个一二线城市之外,其余600余座城市均为三线城市。
为了拉动内需,国家提出以消费为主导的“县域经济”。而整个所谓的“县域经济”,总人口高达7.5亿人,市场前景非常广阔。另外一组数据是,北上广深4 个一线城市所占全国GDP的比重, 从1994年到2004年整整10年时间,只有小幅增长,仅仅从10%上升到了14%。我们不妨回想一下,十年间,这4 座城市的范围扩大了多少倍,人口增加了多少,GDP净值增长了几何?
一线城市的大发展,并没有减缓三线城市的成长。相反,一大批三线城市在迅速崛起,其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和广州。有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,甚至可以连续数年达到30%以上。三线对一线追赶的脚步,不但没有放缓,反而越来越快。
可以看见的是,自1998年以来,我国城镇化水平每年都保持了1.5% ~2.2 %的增长。在未来10~15年内,城镇化进程仍将进一步发展,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力量。而这股力量,正是三线城市有待挖掘的市场空间。
跳跃式发展平台
“我们比较了一下,杭州平均一家单店的年销量奔驰是900多辆, 奥迪是1300~1500辆, 同样的业绩,我们在绍兴的门店也完全能做到,”一位从事汽车销售的浙江老板,一语道出了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,“重要的是三线城市的潜力大,杭州这几年的销量基本平稳,而绍兴的销量每年都是跳跃式的,比如奔驰,我们前年全年销量是300辆, 去年翻了一番为600辆, 今年则可以实现900~1000 辆。”
在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常规周期之际,这种跳跃式的发展与市场潜力,才是真正吸引企业的地方。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,目前,一级市场的汽车销量增长率为8.1%,而二级、三级、四级市场的销量增长率分别为27.6%、33.7% 和36.0%,远远高于一级市场。“有时候,越是小城市里的消费者,追逐豪华车品牌的热情越高。浙江有不少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三线城市,比如温州、绍兴、台州、金华、宁波、义乌、瑞安、诸暨、青田等,这些地区的消费力一点不比杭州差。相比之下,杭州4S店已经几近饱和,相互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,而三线城市里竞争还不充分,市场空间很大。”
一项调查显示,中国70%以上的中产阶层都处于三线城市城市。也许一线城市的人均收入高于三线,可三线城市的生活必需成本低。因此,三线城市额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反而可能会更高。政府将4万亿中的大部分投向了中西部地区,迄今为止,这些地区约得到了总投资额的62%。三线城市的发展,正基于这样的势头得以迅走疾奔。
不得不去的理由
在这样的情况下,一线企业进军三线市场的理由就不言自明了:
1.需求拉动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三线城市已与10年前的一线城市发展水平相当,积聚了强大的消费能力。
2.竞争压力。目前,一线城市虽然谈不上绝对饱和,但市场潜力已经大受限制,而且营销成本也在急剧攀升。一线品牌,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,三线城市正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,自然成为新的竞技场。
3.成本驱动。经过多年苦心经营,一线企业们已经收回了在品牌和商业系统上的投资,具备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,进入三线城市的财务压力大大减小。
4.系统成熟。经过十多年的摸索,一线企业已经完成了经验和人才的储备,其采购、生产、物流和销售系统已臻完善,具备在三线城市发力的条件。
5.安全需要。一线城市的竞争是背水之战,而向三线城市扩张,进可攻、退可守。
6.政府支持。一线城市企业扎堆、资本密集,而对三线城市来说却是如获至宝,政府必然会大开绿灯和积极扶持企业入驻。
7. 市场潜力。尽管三线城市平均收入和支出水平仍低于一线城市,但毕竟人口基数大,市场潜力更大。
8.盈利水平。在三线城市,经营费用、人力支出、运营成本等相对较低,竞争也不如一线城市那么激烈,盈利前景乐观。
事实上,除了这些企业本身的内在因素,还有许多外在因素在带动企业的走向。其中,首当其冲的便是大城市的溢出效应。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,在这些城市周边的三线市场,更是经历了很好的培育期。当一、二线城市生存空间近乎饱和,这溢出的部分,恰恰就是周边城市最好的发展动力。而这一切,还依赖于交通的大发展。1小时生活圈、24小时生活圈……交通的飞速进步,带来了人们生活圈子的扩大、物流的便利、时间成本的缩小,这为企业进军三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更大的诱惑,还来自于三线城市企业的橄榄枝。一位重庆某区县的房企老板告诉记者:“我们要做区县市场的龙湖。”可这些企业的发展,却又受到实实在在的限制:他们缺乏资金、缺乏人才、缺乏视野、缺乏经营能力、缺乏真正的一线品牌那样的大格局。他们所拥有的,仅仅是作为地头蛇的资源:他们熟悉某个细分市场、具备充足的本土人脉资源、在当地有一定的号召力。
这样的企业要想更进一步提升自己,必然会积极寻求与一线企业的结盟,进行优势互补。而随着这些三线城市企业的加入,无疑又能为一线企业的进军铺平道路。
门窗之家是专注于门窗,铝合金门窗,塑钢门窗,断桥铝门窗,实木门窗的新闻资讯和门窗,铝合金门窗,塑钢门窗,断桥铝门窗,实木门窗各十大品牌的装修知识、装修效果图与网络营销服务,敬请登陆门窗之家:http://m.ibmen.com/楼梯之家提供最新的楼梯,楼梯设计,栏杆,铁艺,楼梯装修效果图十大品牌的最新资讯和最新的楼梯,楼梯设计,栏杆,铁艺,楼梯装修效果图与网上购物服务,敬请登陆楼梯之家:http://m.wglou.com/